德友築跡,靜巷間的美嬋娟。
城市深處,巷弄阡陌中,德友築跡靜靜佇立在街區轉角,
外觀與街道彼端的桃園藝文特區內的歐式建築大異其趣,
暖色調的木質外觀看上去自是溫暖許多,綠意點綴其間,質感溫潤調和。
現今桃園仿宮廷式的建築當道,穹頂、列柱、噴泉等古典元素琳琅滿目,
她們就像白富美型的歐洲貴婦,各個氣派典雅、威儀不凡,當然也身價不斐,
感覺上卻失去了什麼無法言述的契合感,似乎與真正的生活有段遙遠的距離,
既然當不了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自然也就不需要住在仿製的白金漢宮,
捫心自問,或許我們真正喜歡的不是貴氣逼人的貴婦,而是氣質宜人的鄰家女孩。
相較喧囂的大馬路,一條寧靜的巷弄儼然擁有更多故事。
德友築跡駐足靜巷,往來的車輛不多,走進巷子裡的多半是行人,
因此在意的是行人的感受,一個沒有壓迫感的建築外觀至為重要,
運用木紋、崗石等材質混搭,淬煉出親切的尺度,讓建築物充滿空間感,
當人走過、仰望建築時,會不禁想像裡頭的模樣、而裡面又發生了什麼生活韻事?
一座彷彿從巷弄長出來的房子,就是有這種迷人的想像空間。
深凹式的窗簷,是設計者站在居住者角度思考下的巧思,
考慮的是由室內向外眺望的尺度,故留下了緩衝的空間,
這樣的設計,不論於內於外都創造了更為深邃的視野。
花崗岩柱子的陳列止於所止,以溝縫紋路交錯,編織出一種自然的紋理,
不同於其他建築一股腦地將崗石造作,反而產生一種冰冷、難以接近的距離。
建築語彙由整齊的格狀結構組成,一個格子訴說一段故事,
彷彿是木櫃裡的復古電視機,各自放映著生活中的美好,
那家傳出小提琴演奏的悠揚樂曲、這家是紅酒燉牛肉烹調的香氣,
也許下一秒,奧黛麗赫本正在窗臺上唱著 Moon River..
一戶植一樹的規劃,每個陽台上均種植著一株樹葡萄,
它們只是朝著天空發呆,不忘提醒你偶爾也要放放空。
巷弄,城市裡最纖細的血脈,流淌著無數的人事光影,
巷弄裡的建築因而有了故事,充滿著更多的想像空間,
也許街廓窄了一點、商家少了一點、店鋪小了一點,
卻沒有功利主義的橫流,更嗅不到銅臭財氣的腥羶,
只是漫步巷弄,嚐杯咖啡,一段寧靜時光的徘徊,簡單卻足矣。
德友築跡,不需要替它書寫浮誇的辭藻或硬是扣上某個說不清的建築風格。
與其談建築,不如説它是一杯蘊含滿滿心意的 Caffè Latte,
擁有溫潤細膩的拉花與手工烘焙的真味 ;
與其談風格,它更像在散步中,巷弄轉角突如其來的咖啡香,
氣味濃郁、雋永、一種極其日常的陶醉...
若有緣經過桃園莊二街口,不妨親身體會一下那巷口傳來、平凡卻真切的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