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éjà vu 」徘徊於新舊之間的時光廊道 - 神農街。
台南府城,台灣最古老的城市。
數百年的更迭轉折,仍抹滅不了那亙古遺留的氣息,
隨著時代變遷,即便老調已新彈,新舊之間的曖昧卻越發催生思古懷舊的氛圍,
不同的文化底蘊與發展歷程,台南的老街道顯然與台北的老巷弄有著不同的韻味,
神農街,自以一種專屬於府城的幽情在暮色下訴說著與現實若即若離的浪漫。
大紅燈籠高掛,盡顯古韻猶存的氣氛。
專門打造神轎的「永川大轎」工作坊。西式街燈映照著中國傳統木造建築,斑駁褪色的痕跡歷歷在目
街邊一隅兀自光亮的街燈,散發略為黯淡的光暈。
與神農街交錯的陰暗小巷,依稀可見盡頭底的微光。
神農街以前稱作北勢街,現被台南市政府規劃為五條港文化園區的一部份,
過去的五條港曾經水道縱橫、貿易盛行,碼頭邊商賈行郊雲集,盛極一時,
由於港口淤積加劇,商業活動頓時無以為繼,逐漸在時代洪流中洗去鉛華。
現在神農街道仍保留了當年五條港百姓們生活起居的痕跡,
可以看到當時的標準商店建築,一樓用來開設店舖,兩樓則作為倉庫儲存貨物,
為了方便貨物運送,二樓甚少搭建陽台,顯示出古時巨賈行商來往不息的盛況。
事過境遷,現今神農街的古老街廓已注入了新的活水,
老屋新生的建築巧思賦予了老舊建築新的生命週期,
還有些頗具特色的文創小店進駐,為老街增色不少,
街道兩旁亦有些咖啡廳與酒吧,為走走停停的旅客提供了歇息的場所。
廟宇在台南隨處可見,神農街上就有兩座廟宇,分別是金華府與藥王廟,
回溯台灣傳統,這些廟宇過去是漢人的信仰中心也是人群聚落的核心,
市集、商圈、小吃必定依附著廟宇,神靈的領域與庶民的生活交錯而親密,
儘管現在廟宇的社會功能已大不如前,但在台南仍保留著這種傳統生活的餘溫。
在老台南人的眼中,神明並不遙遠,可能就來自住家旁邊的小廟,
對他們而言,信仰與生活是如此親密相依,彼此自然而然地共存,
他們永遠會為身邊的神明準備了一個位置,通過做醮、祭祀,與眾神狂歡,
封神榜裡的神靈、民間信仰的鬼神,這些來自天上的神明如同已長駐府城。
這樣的府城可以說是眾神喧囂的國度,不理解的人可能會視其荒誕與不開化,
但這卻是府城真實生活中既魔幻又寫實的一面,
富含著庶民生活的詼諧與想像力,也是傳統漢人文化的真實風貌。
街上的水溝蓋也特別設計過,上面還刻有「五條港」印記。
金華府,創建於清道光年間,至今仍保留著簡單古樸的風貌,是舊時碼頭工人的信仰中心。
藥王廟位於神農街盡頭,供奉神農大帝,神農街便是以此命名。
神農街裡的石磚道積累著先人的足跡,
時光層層疊疊地沈澱在街道的負荷上,
夜色下的街燈微光四溢,光暈縈繞著時間的游絲,
歲歲年年、日月星辰,時空片段不停地遊走與消逝,
踏在街道上面,在整座城市逆旅之中,
人們只能緬懷過去,卻無法想像它未來的模樣。
在神農街徘徊,心中的某個念頭會莫名地甦醒,
" Déjà vu... "
從未來過這裡,卻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既陌生又熟悉,
彷彿前世的殘像駐留在腦海中某個記憶轄區,
只待一個靈光乍洩的瞬間喚醒塵封的記憶片斷,
似乎靈魂曾經彌留在百年之前的府城,
恍然間驀然回首,才得以將現實拉回。
或許這樣的錯覺,正是對這有歷史的街道最好的緬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