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48年工廠照片.jpg

民國38年我誕生於龍潭這片山中,

當時還沒有現在這麼熱鬧,員工也只有單薄的十多位,

那時候機械化尚不普及,只有揮灑汗水的人忙進忙出,

全程手工製茶,傳香千里。

DSC_7454.JPG

P4280554.JPGP4280558.JPGP4280565.JPGP4280556.JPG

 

 

傳承至今第六代的「福源茶廠」,依然飄著濃濃的茶香,

多了機器的隆隆聲響,也多了對茶廠好奇的遊客,歡樂嬉鬧。

從前的南糖北茶盛事已不再,如今「福源茶廠」也漸漸轉型為觀光茶廠,

讓更多年輕學子認識茶文化,亦讓許多外國遊客來台了解茶的生產流程。

cd0007ad8bdecfb428-23(已拖移).tiff

A編印象中的採茶,

是在「魯冰花」這部電影裡,古阿妹採茶的畫面(天阿,你們知道這部片吧!)

DSC_7523.JPG

 

沒想到龍潭現在依然保留著「手工採茶」的傳統,

更發展成讓大家都可一同體驗的觀光活動,這真是都市小孩的一大福音,

拍攝當天,剛好有學生校外教學,全副武裝上山採茶,

雖然天氣炎熱,但大家都好開心、認真的將茶籠裝滿。

螢幕快照 2016-07-01 下午3.49.28.png

螢幕快照 2016-07-01 下午3.50.07.png

 

這還有一種稀有茶品,

A編當初想這應該是壞掉的吧,怎麼放在櫃子裡,

一問之下是小女子不識好歹,這可以鼎鼎有名的「酸柑茶」啊!!!

DSC_7321.JPG

此種茶品除了好喝,背後更有一段勤儉持家的動人故事(拭淚~)

酸柑其實就是過年拜拜恭奉在神桌上的「虎頭柑」,

很大、很圓、很漂亮,可以放一個月都不壞那種,

但是因為果肉其酸無比,因此年節一過,

水分消失,萎縮硬化的虎頭柑,通常都只剩被丟掉的份。

勤儉是客家人的本性,要把食物丟棄著實心疼,

因此研發了「酸柑茶」,

做工繁複,但可放置5~10年以上,敲碎後沖泡飲用溫潤爽口,

茶香與柑香融合酸中帶甘,據說對咳嗽、化痰、解熱都有功效。

DSC_7258.JPG

 

整座茶廠分為新舊兩種建築,

舊式還保留著木製的原始原味,

 

 

P4280500.JPG

P4280507.JPG

A編在參觀時發現了紅磚柱上的正字記號,

年輕老闆靦腆的說,這是小時候的打工紀錄,

綁一個結領5毛,這份工作很辛苦,所以一定要記好,

不能漏勾掉,童工血淚史啊~

後製.002.jpeg

這次的行程,A編心裡其實很感動,

六代家人一起用心守護這座老茶廠,

不僅僅是為了工作,更是一段段成長的回憶,

隨著茶廠年復一年,孩子大了、孫子會走了、曾孫出生了

日復一日,從古至今的珍貴記憶,

大家守護著茶廠,不如說是茶廠陪伴著大家,

故事件件不同,背景依然不變。

DSC_7450.JPG

見習生.001.jpeg

大家如果想要喝到龍潭在地出產的茶葉不必千里迢迢喔,

眾所皆知的「茶裏王」即是使用龍潭的茶葉製成,

屏棄茶精的化學香料,甘醇好喝,

現在去便利商店A編都不必猶豫半天了,

在地出產,品質保證!

螢幕快照 2016-07-06 下午12.30.39.png

螢幕快照 2016-07-06 下午12.30.00.png

P4280495.JPG

 

歡迎大家來到「福源茶廠」,體驗做茶人家的一日生活

採茶、做茶、泡茶,完整家傳秘方,通通與您分享~

DSC_7504.JPG

螢幕快照 2016-07-04 下午4.45.09.png

採茶活動體驗營 活動資訊

 

 

地址:龍潭區凌雲里竹龍路59056

電話:03-479-2533

營業時間:須採電話預約

 

arrow
arrow

    ch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